为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六保”、“六稳”任务,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立足学生目前不能聚集、面对面交流有限的现实情况,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一、总体思路
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与环境,鉴于网络已深度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将网络打造成为高校思政育人的前沿阵地,既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总要求,又对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挥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本团队立足于当前网络育人实际,以“技术赋能、云端发力”为主线,以开展在线简历门诊为抓手、一对一线上就业精细指导为渠道、组织线上走访参观企业为路径的四位一体式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不断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将疫情防控素材生动融入到其中,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和“四个认同”,塑造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二、具体举措
第一、以“我在校园”等新媒体平台为主要阵地,将中、省、校就业帮扶政策精准传达,营造良好氛围。新时代赋予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新使命和新任务,要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实质,积极探索网络就业政策宣讲新方法。一是运用好微信、官方网站等网络育人平台,及时将党和政府、学校出台的就业帮扶政策进行公布和宣传,让广大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学校的关心关怀。二是及时将毕业生信息发布,使招聘企业了解毕业生数量、就读专业等信息,便于招聘企业与学校及时对接。三是利用线上班会、宣讲会等形式,传递学生关心的信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就业进行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
第二、以就业信息员群组为主抓手,广泛了解学生诉求和职业能力瓶颈,形成“辅导员-班级干部-学生”的信息传递体系。本团队以学生党员为支撑,学院建立学生党员带就业制度,挑选各班级已就业的学生党员定点帮扶未就业学生,充分发挥支部凝聚力与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组成的网络工作组,形成对未就业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定点推送简历的工作模式。通过学生党员待就业朋辈帮扶活动促进“懒就业”学生积极就业,效果明显。此外邀请学生党员面向未就业学生积极举办线上“就业技能培训讲座”和“就业经验分享会”,通过讲形势、讲政策、讲要求,引导毕业生积极利用网络进行求职。
第三、以网络视频平台为渠道,召开网络班会、求职就业分享会,录制就业指导微视频,利用网络视频见真人、听真声,增强就业指导实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学生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本团队积极了解就业创业政策,把握就业创业环境,将网络实践融入学生课堂,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开拓创新思路,将思政融入就业,不断优化思政与就业相互服务的理念。截止目前录制就业指导微视频8部、召开求职就业分享会20次,模拟面试600分钟。通过出真招、出实招,不断提升大学生求职能力和疫情下的求职信心。
第四、引入社会力量加入,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校内与校外互通,凝聚学生就业指导合力。一是充分发挥好家校联动的作用,针对未就业的学生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线上沟通联系,向学生家长讲形势、讲政策、讲现状、讲任务、讲责任,通过和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争取家长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支持,进一步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二是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其他相关单位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共筑实践平台同心圆。通过线上参观、网络实习和邀请校内外通过校内外企业专家对学生开展线上交流讲座的方式,既能够让大学生了解企业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又能为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工作成效
一是拓宽了师生沟通的有效渠道。积极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利用海量、及时、多样的网络信息去完善思政教育手段,进一步拓宽师生沟通的有效渠道,通过掌握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传播规律、网言网语和互动互粉等技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交流形式去消除与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使用上的代沟,实现网络育人模式由单纯的主体面向学生逐渐向辅导员团员学生多元交流与沟通的转变。
二是丰富了网络育人实践空间。在网络数字时代,知识与学习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本团队以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出发点,不断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建设,拓宽网络思政工作的主阵地,积极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实。积极着力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以线上主题班会,各类线上主题教育活动这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为抓手,通过丰富线上主题班会的内容,不断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育人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就业教育,增强对青年大学生班级凝聚力以及集体责任感的培养,不断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实效。
三是减少了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通过主题班会引导高年级学生在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的基础之上,深入探索学生个性特征、发现潜在资源优势、发掘职业能力并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为将来求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此外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线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使学生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明白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处于就业迷茫期的大学新生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更加关注自身职业的发展,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经验启示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增强平台发布特色。一是学校层面要做好规划,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实处着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做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筛选高质量招聘信息和最新就业政策在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保证毕业生每周能够获得10条以上的有效就业信息。邀请用人单位举办网络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求职签约提供便利,持续提升就业平台发布特色和服务水平。二是组织毕业生观看学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线上学习资源,吸收公务员备考网络直播、毕业生求职简历制作讲座等线上资源精华内容,课前制作信息推送,课后组织心得交流,提高毕业生求职信心、帮助毕业生掌握疫情期间在线求职方法和技巧。
第二、深入加强调研,不断了解学生最新需求。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发挥思政育人的效力,借助网络思政平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要在平时就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与培育就业创业能力相关活动。深入加强调研,落实“四进两联一交友”的要求,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了解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开展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技能培育的引导教育,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切实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第三、推进技术融合,不断提升就业平台建设。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就业平台网络建设工作重点在于就业信息的检索与推送、就业数据的发布与共享和就业政策的指导与解读等方面实现云端化处理。一是学院就业工作人员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实现与就业市场的良性互动;二是广泛利用校友资源,成立校友联络群,通过已毕业校友推荐及介绍引导在校生积极把握就业资源,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三是开展已毕业学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安排辅导员与已毕业学生联系,掌握学生就业质量情况;与企业联系,掌握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并及时反馈。